TPM管理之“零”故障的實現
來源/作者: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(fā)布時間:2019-12-25 丨 瀏覽次數:
KTPM新益為TPM咨詢公司概述:一般來講,TPM管理中設備故障有三類:功能停止型、功能下降型、潛在故障。其中,潛在故障是最難發(fā)現也是最令企業(yè)頭疼的,那么,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設備出現故障,企業(yè)應如何實現設備的“零”故障呢?
“零”故障
一、TPM管理中零故障是前提
在設備密集型企業(yè)里,追求設備零故障、零事故、零缺陷、零損失,是諸多企業(yè)的夙愿。企業(yè)若不努力現實零故障,則零事故、零缺陷、零損失基本不可能實現。為了少走彎路地實現零故障,則必須先清晰了解實現零故障的方向,然后結合企業(yè)實際情況予以細化并落實。
二、TPM管理分析的故障原因
1、設計與制造設備的缺陷:
即在設計、制造設備的過程中,未能充分考慮設備的使用要求,導致設備在使用中故障不斷、甚至產生嚴重后果。
2、基本條件不完備:
即設備缺乏運行的三個基本條件:清掃、潤滑、螺栓緊固。在故障頻發(fā)的設備密集型企業(yè),往往可以看到如此的景象:設備被灰塵覆蓋、銹跡斑斑;運動部位因缺乏潤滑而吱吱作響、損壞;螺栓有明顯松動、搖晃、響聲。
3、忽視劣化:
劣化分自然劣化、強制劣化。“忽視劣化”包括兩層意思:一是強制劣化;二是對劣化隨之任之。
強制劣化,例如:對只宜在室內環(huán)境放置的設備,在閑置時未進行封裝保護,予以露天放置,導致設備腐蝕加速而損壞;在五金沖壓廠,較多存在“小馬拉大車”的現象,即使用超過沖床噸位上限的模具進行生產;維修人員的野蠻維修等。
對劣化隨之任之,例如:設備出現故障未仔細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,只是敷衍了事地采取改善措施,導致同一故障在同一設備反復發(fā)生;
4、人員技巧欠佳:
維修與保養(yǎng)人員、操作人員的錯誤作業(yè),或其作業(yè)存在不足。例如:因為缺乏維修指導書,維修人員不能正確地裝拆,繼而導致設備無法工作;因為對過載保護原理的不了解,在設備過載保護裝置失效時,操作人員仍進行生產,繼而導致設備的更嚴重損壞。
5、未遵守使用條件:
即規(guī)定的設備使用條件未得到遵守。例如:電流、電壓、速度、溫度、濕度、流量等使用條件,不在規(guī)定范圍內。
三、TPM管理中零故障實現的方向
(4)設備設計與制造缺陷的對策:
減輕有缺陷的設備功能部位的作業(yè)負荷;針對有缺陷的功能部位增設過載保護措施;未來對尚未購入的設備,實施FMEA、“無維修設計”、“設備自愈機能”;未來對尚未購入的在造設備,進行制造過程質量監(jiān)督;未來在所購設備的調試、使用、驗收階段,增強發(fā)現缺陷的手段等。
1、基本條件的整備:
清掃、消除臟污源頭;按規(guī)定實施潤滑;把螺栓緊固;把螺栓松動予以目視化;消除螺栓松動的原因;螺栓松動目視化等
?。?)劣化復原:
計算設備部位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;制定和實施點檢、狀態(tài)監(jiān)測、保養(yǎng)、更換、修理標準指導書;實施點檢、狀態(tài)監(jiān)測以確診已發(fā)生的劣化;實施保養(yǎng)、更換、修理以消除已發(fā)生的劣化;分析和消除已發(fā)生的劣化的根本原因,以防止劣化的重復發(fā)生;采用FMEA,識別潛在的劣化點,并實施預防性維護,以預防劣化的發(fā)生,或延長劣化周期等。
?。?)人員技能的提高:
識別各部門、各層級人員所必需的設備知識與技能;培訓、考核各部門、各層級人員所必需的設備知識與技能;設備操作、維護、修理作業(yè)的標準化、可視化;分析錯誤的設備操作、維護、修理的原因,并進行改善;分析潛在的錯誤的設備操作、維護、修理,并進行預防、防呆;配備、自主開發(fā)與設備配套的工器具等。
?。?)使用條件的遵守:
設備操作方法的標準化、可視化;過載操作保護裝置的增配;針對不當操作實施防錯措施;改進設備的極限承受能力;按規(guī)定提供設備所需的使用環(huán)境;加強前期選型的管理,確保挑選可滿足自身使用條件的設備等。
故障可能會造成或輕或重,或直接或間接的多種后果:非計劃停產、工件品質不良、人身危害、環(huán)境污染、成本增高等。所以,TPM管理中格外強調設備的“零”故障管理,設備故障的預防需要企業(yè)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,這也是TPM管理全員參與的核心理念。